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互联网 > 通信

创新驱动中国通用直升机向智能化转型

编辑: 发布时间:2023-09-21 22:21:05 共58人阅读 分享到
文章导读

新华社天津9月18日电(记者宋瑞)在9月14日至17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上,一架“长相怪异”的直升机吸引不少观众驻足。不同于传统直升机,它头顶一个搭载了6个旋翼的大圆圈,机身是一.

  新华社天津9月18日电(记者宋瑞)在9月14日至17日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上,一架“长相怪异”的直升机吸引不少观众驻足。不同于传统直升机,它头顶一个搭载了6个旋翼的大圆圈,机身是一个可拆卸的控制座椅,可以实现有人、无人双模式切换。

 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,这是一款纯电动直升机,最长可飞行40分钟。“未来,它在旅游观光、城市交通、物资运输等领域将发挥独特作用。”

  本届直博会科技感满满,这样的创新产品还有不少,如戴上智能设备在“机舱”模拟飞行,以氢气作为能源的多用途无人机等。智能、无人、绿色等特点成为本届直博会的亮点。

  9月14日,参展人员在第六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会场参观AR-300(旋戈-300)飞行器。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

  在海特安胜展区,不少观众争相戴上混合现实(MR)头盔,体验“驾驶”飞行器。“我们推行简易飞行操纵的概念,驾驶员只需控制飞机航向,无需过多控制机动,就能平稳飞到目的地。”安胜(天津)飞行模拟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栋说。

  在联合飞机展区,一款可同时搭载照明设备、喊话器、通信基站、光电吊舱等设备的四旋翼无人机引人注目。

  “这台无人机采用先进视觉与特定感知技术,实现六向避障与全黑环境作业,摆脱复杂环境束缚,一次飞行执行多种任务。”联合飞机集团总工程师张元瑞介绍,以电力行业为例,这款无人机能够自主规划航路,通过可见光搭配红外光实时扫描,让电力工人实现远程操控巡检电路。

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本届直博会上带来了AC312E、AC352和AC332三款主力机型。这些机型已经成为中国民用直升机中的主力军。“我们还会进行新构型直升机、无人机、新能源直升机以及新概念飞行器等航空器的研制生产。”航空工业哈飞民机公司副总经理杨广朝说。

  9月14日,参展人员在第六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会场交流。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 摄

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发布的《民用直升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(2023-2032)》预测,到2027年,中国民用直升机机队规模将达到1449架;到2032年,机队规模将超过2000架。

  近年来,中国加大直升机研发力度,积极推动直升机技术预先研究,瞄准创新驱动战略落地,突破了一大批前沿性、颠覆性技术。

  “中国直升机产业实现了从跟随发展到自主创新、从有人到无人、从军用到民用、从有限区域使用到全天候全疆域飞行、从单一机型到全谱系系列发展的巨大跨越。”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周国强说。

  “我们不断加大自主研发投入,设立直升机科技创新基金,孵化出多个亮点项目。”航空工业直升机所总设计师邓景辉说,“比如,我们开发了直升机近地飞行的智能避障系统,通过传感器辅助飞行员进行飞行决策,更好地规避地面障碍。”

  周国强认为,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加快实现航空科技自立自强,是推动航空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。

免责声明:本文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或网络新闻客户端自媒体,本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删除。

标签:
分享本站到

投诉举报/广告合作:3144133020@qq.com
Copyright © 2023 广元资讯(www.gymwhs.com) 版权所有 备案号:赣ICP备2023003283号